close

該怎麼開始確定Vision? 這一直是2016年在密西根UM CPI課堂團隊演練時的好問題。
銷售額增加20%, 市場份額增加5%是Vision嗎? NO, 這種是Target, 不算是Vision。

某N社的老闆以各領域No.1為目標? 這是個Vision。
其實Vision就像是吸引團隊的羅盤終點一樣,越不具體越好....不然要是看得到,哪裡需要羅盤幫你指方向?

以下就用五個步驟來一一拆解吧!
 

Step 1: What=>Vision的定義,來些範例吧?
Step 2: Who and When=> 來說個故事,這次用科幻來闡述高科技的未來

Step 3: Why=> 說故事的意義? 

Step 4: Where=> 我想像力貧乏,要上哪找題材?

Step 5: How=> 如何做科技發展預測?
 

Step 1: Vision的定義,來些範例吧?

 

當下討論Vision時,有些組三言兩語就簡單帶過說故事的地方了。譬如: 垃圾變黃金 (Garbage to gold) 的同學那組就直接從垃圾變黃金的Vision開始 => Strategies of small wins 開始找廢棄物處理商賣廢包材=> Action=>Check => 找到另一個倉庫內的廢棄料=> Do 轉賣給廢料處理商=> check 游說各RD部門列出實驗廢棄物=>....這樣的無限步驟開始戴明循環一直到成功將所有的垃圾都變成黃金為止。
 

另一組做航廈快速check -in 系統的同學就從 "替國際航班疏通出入境人潮降低不便性" 的Vision<=> Time is money一直帶到 "從停車場開始自動follow的eTag system",然後開始循環....

我是龜毛了點,因為想試試從實境演練如何從寫故事來做願景選題、RD 團隊能力開始來開啟一個研發計畫的難度有多大(順便和UM的同學們確定有沒有優化的可能性),因此開始環繞"替養貓的主人提升生活品質" Vision <=>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自動化寵物大便居家清潔方案"=>,然後開始戴明循環達到 "讓寵物主人有養寵物的喜悅、但不會有養寵物帶來的不便"為止。


下面這樣的心智圖製作、討論起來不需要超過一小時。
小組的背景越多樣、下方材料就越豐富,而挑選前三high impact的項目和給分也會越接近客觀需求。

所以說,以上這整堆試驗性的東西與2006年我在工研院負責帶的計畫(vision 降低能耗綠科技)用過的創意方法 和 如何煮出美味石頭湯 差異有很大嗎?


答案是有。

繁文縟節多很多、更有系統化、不敢說很容易上手。但練好了、可保公司十年內處變不驚....因為發展趨勢大概已是囊中物,那些東西該攻、該讓利、該守應該都能了然於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下方圖表,不過當時後的專案側重在調控自主開發就是。連如何聯繫潛在買家和研發策略的出海口當時都有弄好一個方案了。

不過不管是十年前還是十年後的招數、最終的目的是做技術與賣服務,只要能夠成功,都是值得融會貫通的好方法。

 

 

Step 2: 來說個故事,用科幻來闡述高科技的未來

 

這樣說來蠻虛無飄渺的,所以這裡提個比較簡陋的例子。
想像一下將以下這則小短篇作為Vision,  請開始來分析吧!
以下情境若是要成真,那些技術已經是現在成熟的技術(feasibility high)、那些技術是仍待開發的技術(feasibility mid)、那些技術是下一個世代的技術(feasibility low)呢?

 

 

========== 文長約2000字==========>>按這裡可以跳過
 

"Good morning, Ethon. Time to wake up."

只有上半身的機器執事-Alex[1]Ethon耳邊morning call的個人接受器[2]調高了到達70分貝,從"大黃蜂的飛行"輕聲細語的片段,硬是故意調到[3]轟炸機飛過般震耳欲聾的樂章。

 

Okok….(晚上得記得要強制把AlexOpera模式設定成流行樂….好歹聽了也比較開心些)

Ethon一邊咕噥著一邊翻身從被窩中爬起,震耳欲聾的音樂瞬間落了個空明。

 

(今天已經到了周一了嗎?)

 

" Dear Ethon, 今天早上中央勞工局對應暴風雪特報,所有遠距上工選項已經對全市勞動階層開放[4]。請先確定您今天的上工型態是 A 遠距上班 B 預約本市雪季共享自動駕駛交通服務[5]X-Labor服務棟上班 C放暴風雪假"  Alex的左右手各顯示出AOther ChoiceAR箭號選擇圖樣。

 

(Oh….看來氣象管制局沒成功把暴風雪移掉[6],這樣當然是在家上班阿….責任制的工作,就算是放假也不會自己生出進度的

Ethon毫不猶豫地伸出了右手去握住Alex的左手。

 

Shake the hand, and made the choice[7].

 

"Selection accepted. 以下是您的雇傭機構X-Labor 符合您目前Level 4的工作排程[8]額外報酬點數清單[9]。由於大雪影響的關係,聯星訊號系統[10]運載量降到Level 2[11], 因此X-Labor已經核准共同協同作業的AI [12]提升到Level 2以上層級的使用費用[13],請從下面清單選擇…."

 

(Level 2AI大概是上次暴風雪來時只准大家用Level 1 AI來協作,整體工作效率被運算能力和資訊傳輸能力很差的系統搞得太糟糕[14]的原因吧? 公司這次真的錢花得一點都不囉嗦。)

 

Make a decision, shake Alex's hand. Make another decision, shake Alex's hand again. So on and so on until all set.

 

自從UM盟校系統內的 Innovation University (IU)結業後,Ethon機器人操控與協作技術[15]上拿了個不算太差但勉強可以支援外星球前瞻建設架構任務[16]的分數。某個在IU構思階段來參加過第二屆Program學姊來招Intern時,他沒想太多就直接入行了。這一幹也就八年過去,有種在打怪升等中時光流逝的感受。

 

(應該是火星開發管理局[17]認定AI不夠智慧到可以隨機應變[18],把人送去探險風險又大,所以X-Labor這樣的HI+AI的軟硬整合機構[19]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吧? 這陣子像學姊開的HIAI工程公司變多了)

 

Alex將準備好的早餐連餐車推送到桌邊[20],一邊準備烤土司和煎蛋,一邊煮好咖啡和熱牛奶。只消幾分鐘,一只玻璃杯和一大餐盤從智慧餐桌邊的儲物區上升,推送[21]Ethon常坐的位置上。

 

Alex一切動作就如同背景播放的緊湊版大黃蜂交響曲節奏一般,一手將煎蛋鋪上吐司放到盤中,一手握著咖啡側身往玻璃杯中斟滿34%的兩倍濃縮咖啡, 混入 33%的全脂熱牛奶 ,最後疊上 33%的奶泡。

Perfect, Ethon最愛的比例。
 

全部的上菜動作從Ethon走出盥洗室到餐桌就坐間的5分鐘內完成一氣呵成、不疾不徐。[22]

 

用餐完畢,由於今天是遠距工作,客廳中的娛樂-工作二合一VR/AR系統開始自動圍著工作椅就位[23]

 

Call Celliea.

 

Ethon習慣一早先跟遠在台灣的妻子通訊。密西根與台灣的時差剛好是一早一晚,形成了一個蠻奇妙的特殊家庭時段。30分鐘內,兩人快速共同簽完學校系統傳來的、兩個孩子們本周的學習進度單後就離線了。此時Ethon用手勢將虛擬畫面轉到火星工作站上。

 

"Good Morning Expert. 上級交派您接手負責 Level 2 探險員祐一的工作。協作AI的工作代號是 BetaGo Zero"

 

負責中介的AI Manager[24]VR影像中將任務細目條列在左方,右方的AR則開始撥放祐一操控BetaGo Octal-Pod探險家[25]的交接影像。

 

(片長10分鐘阿….Level 3的任務提升到了Level 5的層級,還需要指定有生物力學工程背景的Level 4探險員來搭配Level 2AI來處理?? …mmmm, 應該是有困難的東西出現了)

 

10分鐘交接影片中,祐一大約只用3分鐘講解這個周末的植披與生物開發探勘進度原料開採進度、小型3D積層工作站的製造進度、工具與物品放置清單的AR標籤通行密碼[26]、資料分析進度。剩下一大段時間都在敘述這個特殊任務的細節。
仔細一瞧,工程車的輪子上掛著一個約直徑十公分的生物並沾住了地表。照理說該是工程車一移動這玩意就會被扯掉,沒人會發現才對吧
? 但就這個小生物,竟然可以拉住 1M HorsePower 出力的工程車使之癱瘓無法移動。難怪針對這個玩意、上級指示追加項目: 除了分析這個生物到底是怎麼辦到的,還要活捉來研究,硬是把這個任務的難度提升到了Level 5

 

"很有趣對不對!?" 祐一在影片中留下特殊訊息" 這樣好了,我今天無支薪加班,可以讓我在旁邊學習你怎麼處理的嗎? 我的另一個夥伴操控的BetaGo是交接給臭臉艾斯,我可不敢請他讓我一起協作。拜託啦! 我可以幫你操控兩隻手臂! 也可以幫你跑腿作流程紀錄!! [27]請授權通行證給我!"

 

像是系統停格一般,在Ethon左側的AR選項出現多重授權選題,預選都是Reject.

 

(人在英國辦公室你下午不去好好開會是要幫我跑啥腿…)

(訊息傳輸已經很差了,還愛來湊熱鬧,搞砸了的話我的個人績效都會被譏笑吧?…而且這樣子這個任務要降回原來的Level 3可真不知道得到何年馬月)

 

Ethon 腦中突然閃過8年前學姊來招聘時回答過他的一段話:

 

"架構這個去中心化專家系統[28]的目的,就是藉由無藏私的共享學習來界定專家的訓練與能力[29],這系統可以協助整個人類族群將精力與能力良好的分配在探險、建設以至於整體生活品質上全面的提升。這是為了去除十幾年前那種公司內部常見的濫觴、尤其是要消除掉大量內耗在角頭勢力和選邊站的政治運作方式,避免整個全由人類領導的組織因此停滯不前、有部分人群處於不公平的政治環境而無法一展長才、浪費人力資源....等。X-Labor 這種可以將正向力全部做到一絲不浪費的多工工作平台,需要像你這樣的多才多藝、無法被界定的創意頭腦且願意教學相長的人來增加我們面對未知事務的實力。"

 

(學姊,我有在看老影集,知道妳根本就是想做MacGyver System吧! )
(不過有時候人的性格就是改不了....多幾個人來一起解謎也是沒壞處的
)
 

Observant Access: Authority Granted.

Motion Control Platfrom Access: Authority Rejcected.
 

============有夠長的小短篇結束了===========<<<

 

OK,這個有點Naiive的願景相當的長,目前只有張小貓有看完過。(不過畢竟當時身處白鹿洞,主角不該是這種科幻短篇、所以就沒有太深入討論了。)

 

Step 3: 說故事的意義? 


上篇總共有29個Vision點,有可能在未來可以發展成29個以上、現在沒有未來可能會有的生意,大部分都像是對不久的未來5~10年內會發生的事情做想像與側寫。


錨點[2][3]是機器學習,機器人笨手笨腳的,對吧? 錨點[22]呢? 這段暗示AI已經經過調校過了,可以按照個人/大師的recipe 來做出主人公喜愛的早餐,看來比較聰明。

多數的技術都已經有雛形,不過AI目前只在有pattern可循的領域贏過人類,所以以上的設定仍然落在"人類得教機器怎樣做事"的框架之內。
一旦確定那些地方有前景、有錢(?) 景且自己的技術夠創新也可以達到,剩下的就是開始列出任務細項、技術細項與RD單位的招兵買馬了。
 

所以開始來分析吧! 那些是市場影響度高(Market impact High),那些是中、哪些又是低呢? 
當然,客倌可以無限列表列出各種比較項目,比如考量到現實的現金水量,將ROI也考量進去。做政府系統建置生意的可能就會對錨點[17]的火星開發管理局系統評價為高impact、做人力資源或專案管理系統生意的人的可能會對錨點[19][24][28][29] 這幾個用來架構X-Labor的系統評價為中-高impact。做人機協作或是機器人的公司,可能會把錨點[25] [27] 的技術列為高 impact。


 

Step 4: 我想像力貧乏,要上哪找Vision題材?

 

可以從專利、期刊中看到一些"別人正在開發但市面上應用未明"的技術、也可以多看一些像是財經類的專題報導。
從各國的施政發展白皮書也可查出些五年內的端倪、多看一些科幻電影小說也是有機會可以刺激一些點子。
募資頻道Kickstarter 和Indiegogo也是有一些有趣的超現實應用可以提供素材給大家做想像。
 

有些公司是會將產品的未來可能性置入性行銷到公司發展的Vision影片內,就是個蠻傳統的做法,多參考也是能激發出點子。

舉例來說,Corning 在2011的A Day Made of Glass 系列以及2012年Corning 為這支形象影片所拍攝的Now and futureA Day Made of Glass 2: Unpacked. The Story Behind Corning's Vision. (2012) 、用來說明那些是已經有的技術、哪些是比較困難還沒突破的玻璃技術,影片內就有不少在2011年還是概念的AR技術(ex.寶可夢),但2016年已經有商品化的案例了。

 


看到這裡,看官應該覺得這一幕兩個醫生跨國(China, USA) 協作的VR/AR全景場景似曾相似吧?

是的,錨點[23]之後,主人公從密西根和在台灣的老婆遠端AR/VR跨國跨時區通訊簽小朋友的聯絡簿時,就有用到類似這樣場景的系統。錨點[26]的物品AR標籤也是。
不過這兩點的創新,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是incremental innovation。畢竟這種AR-Mixed 技術已經幾乎是現在進行式的東西了,現在缺的是Market impact。


所以在以上故事的錨點[4] 政府授命的的在家工作選項對全體市民開放,意味這個AR/VR系統有可能對某些雇主( ex. 希望員工颱風假或是暴風雪假仍要遠距上班) 是mandatory的。
當然也可能是主人公家裡頭本來就有的標配擺設,如同Corning one day裡面的居家高畫質娛樂電視系統一樣,或者是更誇張激進一點的,這種系統是政府建造的智慧城市下、類似自來水或是電表一樣家家戶戶都該有的東西。


至於錨點[5]的雪季共享交通服務....經歷了2016年在美國往芝加哥路上Amtrak大誤點的慘狀,我想有sense的工程師應該可以猜測得到這系統不可能是陸地上或是天空飛的東西。
基本上會是類似Hyperloop這種在地下跑的交通系統。至於應該長怎樣,目前我也沒頭緒。
不過UBER這種媒合系統現在已經有了,媒合技術上應該不是太困難,難在交通系統怎麼在雪超大視線不良、積雪不退的時節到你家門口接人上下班。是說UM City自駕車若設計成磁浮、本身的磁浮車道就包含加熱融雪或是雪中移動系統,也許這樣的地上共享乘車系統也是會有成真的一天的。

Step 5: 如何做科技發展預測?
 

要預測科技發展其實不會太困難。
若是銀彈充足,IEK和各國的研究單位每一兩年都會有類似的產業報告可供參考 (價格1~3K美元不等,當然、報告內容怎麼來的就見仁見智了)。
 

當如下的九宮格列出來之後,針對現有團隊的選題就變得簡單了.....Really ?? 當然事情沒那麼簡單就可以解決。
若你團隊裡缺一個關鍵零組件專家(ex, 馬達 or 齒輪箱)或是沒有管控該關鍵零組件ODM的能力、而又想要做Robot相關的題材的話,Technology feasibility的綜合點數應該是不高的。

所以,假設你已經準備好銀彈來建立目前全世界有開發的技術都可以搞定的華麗RD團隊了,這29個Vision點,有哪些是落在Plan on it的象限內呢?
 

 

根據這樣一個虛構的華麗團隊所做出的Technology Roadmap 理論上就是目前的科技發展預測了。

若加入自己團隊在該技術上的強弱對比和專利能量,則可以定位自己公司/團隊的現有開發能量。

 

以上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