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過了這5年內在兩段私人公司開發研究所的 R&D PM+Technology Development 和 R&D PM+New Product Development的工作洗禮之後,現下似乎是滿手各種磁光機電R&D的技術與管理領域牌都差不多自摸過一輪的狀態。(生物醫電組織工程那堆暗槓的牌就莫再提了,姐也不知道啥時會在career online派上用場)

最近career offline 準備充電用的課程資料,裡頭提到了make a stone soup 的觀念。

也許是人年紀大了,或者是某陣子在醫院裡十字架看太多,休息狀態的時候總是會迴光返照靈光一閃,令姐突然想起了當年還是光電所慈光普照感測組R&D小嫩嫩那段往事不堪回首的記憶。

反正現在人也閒閒,距離出國流浪還有一周,就來整理些東西寫些廢文吧!!

寫廢文首重鋪陳....

其實若不是姐大學時剛好遇到內地光學專業老教授到Success大學sabbatical開了一學期的光學儀器設計原理,加上被不負責任(I)技術(T)研究院(RI)的光電所野放招募到南部墾荒,從田野調查開始由零到有作研究,因緣際會跟一狗票品質不一的量測儀器和在地廠商相熟,不然應該也是會像2014年時N社的東京年輕研究員們一樣,誤把auto collimator當成auto calorimeter 吧?

下面左圖是Autocollimator 自準直儀,光學儀器,主要是用來量測偏移角度。右圖是Calorimeter,用來量熱量。
理論上右圖那玩意是八竿子打爆了也不會出現在電機機械研究所的必備儀器清單內阿....(電熱耦倒是會)

undefined undefined

(自準直儀在T社的時候蠻常用的,畢竟精密光學模組用的驅動Tilt過大, MTF和各種畸差一定會糟糕到死低...不過這不是這篇廢文的重點)

那這玩意跟Brainstroming有啥關係呢?

undefined

在2004年左右,某天姐在不負責任研究院的大老闆決定定期在課會之後關門放狗 舉辦閉門腦力激盪會議,若沒有新東西出來就大家都不准下班回家。

至於是否在狗急跳牆極限狀態下有發揮超越平常2,000%的腦力來產出些驚世駭俗絕世好點子呢?年代久遠已不可考,不過姐到是對於為了Brainstrom而Brainstrom需要把多少光機電磁量測檢驗的東西放進來一起攪拌有了些領悟。

當年的情況依稀記得是這樣的,一群人在點子硬擠出來了之後(ex. 某種新型碟機使用的馬達??),要怎樣量測特性呢?
於是乎,隨著閃頻器(測速用) 電阻式偏擺計等等之類拉拉雜雜的東西之後,話題就談論到這個非接觸式的雷射Auto collimator。這時候大老闆發了言,詢問誰可以解釋一下這玩意?

想當然個性和成績都跟妙麗一樣的姐,在全課一片靜默中,自告奮勇的舉手從分光鏡和光感測原理開始解釋了一番....不過看來是講得不夠深入淺出,或者是壞了大家原本想在沉默中讓話題直接esc的計畫,姐隱約感受到空氣中有些許大家努力在心中按ctrl+break鍵的詭異氣氛,因此當下就在不知道為何有人把哈伯望眼鏡硬扯到哈雷的狀態下草草結束了那一回合的Brainstroming.

那這個和作石頭湯又有啥關係呢?
 

梗鋪了一堆,其實Brainstroming就是make the stone soup.
兩者概念類似,目的都是搞創新 (Innovation)。

套句專利三性的判斷法來說,只要有新穎性、進步性、產業利用性,就是新發明。
所以make the stone soup是一種新發明的更有效率的搞創意方法,至於和Brainstroming執行方式的差異,等姐月底上完課即可揭曉。

但說實在話,姐搞創意不是為了自我實現(也不是為了要跟2004年那位從創意中心跑來用鼻孔盯人的符姓機械系學長示威展示女性工程師的發明實力)
是為了 Show me the money 這個遠大的夢想,所以習慣從古典學院派的目標TRIZ和團隊能量評估開始,而不是直接就把一堆人關門放狗搞brainstroming。

< Internal > Collaborate => Control 
在不負責任研究院的時候,可能蜀中無大將特別獲大老闆賞識,派了兩個國防役超級菜鳥深具潛力的新人跟著我一起搞創意。當下想想反正叁隻還是聯考一試定終身時代來自前四大大學的臭皮匠,英文能力好歹都有點水準,搞點高級的專利技術分析來找藍海技術也許會有戲。所以和課長花了幾分鐘聊了一下當時後感覺很像TRIZ,十幾年後才發現那真的是TRIZ的作法,自顧自的開始虐待鞭策自己和新人一起用一季之內的閒暇時間分析完大約6千多篇美國專利,精讀4百來篇美國專利兼替專利技術畫重點分析差異性打成報告,搞出了下面這張即使工作量分配2:1:1還是使得新人們靠腰血尿與血汗齊飛的技術功效矩陣分析表。

2016-03-06_192408.jpg

現在看來也是很帥的一張表阿~~即使2010在UM修課時的專案也是有花幾周私下弄了個500篇左右的分析,但比起上頭這個規模和認真程度真的差很多。
之後想在T社和N社想複製這樣的經驗,其實都卡在人力素質那關就直接GG了....(GG程度如下圖,若有時間壓力的狀態下,其實代表砍掉重練比較快)

2016-04-17_144650.jpg

畢竟公差分析可以教,動力學、機械結構與設計可以教,工程數學可以教,有限元素、數值分析與控制模擬可以教....只要研究員工程師有挑戰自我和學習欲望,都可以教...
但姐可不想連英文和語意分析都要一起OJT (套句卷福的話: that's too much work)

< External > Collaborate => Control
若直接外包給外頭的專利顧問公司來作呢? 回國後倒是有和前幾大事務所詢過價,三個月內完成,包套30~100萬台票不等。
(聽聞當年鳥研院賣一份姐當時後出的專利分析報告也差不多這個價,其實成套算的話也算是公道,不過專利師的素質就需要再過篩了....this is a little complicated)
(但其實對於研究單位來說會少了很多練兵與模仿創意素材的好機會,這又是後話了)

Control => Compete (Speed)

要知道十年前那個藍海區域的判定是有時空背景與時效性的,現在上頭的那個地圖,有些部分大概已經滿到炸開了吧?
打個比方說,飛機還沒發明的年代之前,人類只能作平面移動,所以藍海當然是在3維空間移動的領域。一旦飛機發明後,此藍海就應聲消散了。
所以速度和時效性的判定,對於研發策略的部隊作戰來說很重要。

這邊若是有百人大軍三軍兼備當然就可以並行作全領域進攻的動作,但若只有三個臭皮匠....當然就只能挑CP高又符合小單位研發能量的領域作。
(至於明明沒能力又要通吃的單位....額....職涯中也不是沒看過,這邊就不多著墨。)

接下來,確定創新範疇和研究素材之後才是Create 的部分。

Compete (Speed)=>Create

這裡就真的很講天份了(遠目)

但觀察力、領悟力、橫向與縱向技術連結能力、基礎知識水平等等,其實都是Branstroming成員缺一不可的素質。
姐以往有作過丟個石頭的動作 (ex. US7365922B2那篇專利,國家發明獎) 或是丟些佐料去煮石頭湯 (ex. US7652835B2, US 8830603B2....etc)的成功經驗,也到了最近才粗淺的確認自己在煮石頭湯的成員OJT (研發單位) 所需要的特質和基本條件而已。

(至於是否和下圖JEFF的預測領域有match, 等待上完課後的結果囉....)
2016-04-17_144709.jpg


常會聽人說 Think outside the box. 但真實的創意需要BOX內的人Stay hungry and Stay foolish about almost everything.
寫歷史小說時,若是誤把張飛當岳飛,是會被人笑話的。但,誰說我們不能轉個彎,搞個穿越劇來讓張飛作岳飛呢?
12年前同樣的容積下電量 350mAh已經是極限,殊不知十年後1350mAh已是司空常見。十幾年前AI還只會跟你說Hollo world, 現在AI已經是世界圍棋棋士No.2 了。

Create=>Collaborate.... x N 倍循環 with 不同強度

高科技研究的發明其實還是有個邊界,但那個邊界會隨著天才(血汗)科學家們的突破與時並進。
滾動的石頭雖然不生苔,不過滾太久滾太快了也是會把石頭給磨耗掉。
田地都要依照四季節氣灌溉生養了,更何況是團隊呢? 

這幾天看了篇文章,述說華為非常有創意的用人策略: 每隔八年解職,人事評估完後再重新雇用。
http://www.zhangguojin.com/big5/news/one_news.asp?ID=479
至於是否這樣就能如宣稱的打破官僚、階層、沒創新動力的冗員和血汗不公,值得好好觀察呢....扯遠了。

 

既然是廢文就該有個總結吧!

Brainstroming and Autocollimater在我的RD carrer online 帶給我蠻多體悟,接下來就看看跟著大師學如何Make Stone Soup可以把我的人生領到哪邊去惹~~~阿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